“一步一景”的江南韻味、濃厚的青年創業氛圍、最高10萬元的資金補貼……當95后北大藝術生遇見蘇州工業園區,創業便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從免費場地到專業指導,再到一條龍服務,園區的青年創業生態務實、活躍,讓我少走了許多彎路。”青年創業者李晴媛說。
2023年,李晴媛的北大畢業作品聚焦“一帶一路”留學生群體。拍攝過程中,她發現,國際青年對中國傳統文化興趣濃厚,卻缺乏了解和接觸的渠道。這一洞察成為她創立新中式飾品品牌“青沅”的契機。“近年來,‘佛系’文化很流行,但傳統工藝品往往比較古板。所以,我希望通過水晶等介質載體,創作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新中式飾品,既可以日常使用,還能表達和傳承傳統文化。”
李晴媛與園區的緣分,可回溯至2015年。彼時剛考入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她很快被園區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的城市氛圍所感染。在李晴媛的印象中,西交利物浦大學所在的科教創新區,既有白鷺掠水的獨墅湖,也有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生態,再加上園區成熟的創業環境和母校的創業路演,李晴媛很快決定在這里扎下根來。
今年2月,李晴媛入駐獨墅湖青創港。這一青年創業社區擁有36個免費工位,通過“慧湖青創計劃”為項目注入最高10萬元的啟動資金。讓李晴媛尤為感動的是創業輔導團隊的全程護航:定期追蹤發展、精準政策解讀、政企座談對接,系統化地幫扶初創企業。青創港里還時常有跨圈層的交流,譬如3D打印創客與跨境電商達人的思維碰撞,常常為飾品的產出設計、銷售等帶來意想不到的靈感。截至目前,青創港已孵化項目86個,共孵化高新技術企業6家、園區領軍5家、姑蘇領軍1家,項目累計獲得投融資4.8億元。
現如今,李晴媛在工作之余會沿著獨墅湖、金雞湖散步,有時還去誠品書店尋找設計靈感。“青沅的創立成為我與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我希望把傳統文化的美,用現代的方式傳遞出去。在園區,這一夢想成為了現實。”李晴媛說。
當文化名城遇見現代創客,當政策紅利碰撞青春腦洞,這片土地正用最大的誠意告訴年輕人:你的奇思妙想,值得被世界看見。
編輯 賁芳菲
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