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始終致力于激活社區治理末梢,讓每一寸公共空間都成為服務居民的“暖心陣地”。廈亭社區以嵌入式改造提升工程為契機,通過盤活、整合各類空間資源,將原本閑置的公共空間“變廢為寶”,打造出集文化、娛樂、健身等全齡共享、功能復合的綜合活動中心,為居民享受品質生活延伸更多可能。
從“無處可去”到“樂享空間”
過去,社區公共設施匱乏,居民休閑娛樂需求難以滿足。許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只能在小區外的廣場或路邊活動,條件簡陋且存在安全隱患。面對這一痛點,社區黨總支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對原有空間進行科學規劃與改造升級。
在改造過程中,社區廣泛征求居民意見,通過問卷調查、居民座談會等方式,深入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期望。同時,結合社區場地情況,將部分辦公用房改造成居民活動室。如今,改造后的活動中心煥然新生,舞蹈房、書畫室、乒乓球室、健身室、婦女兒童之家及圖書室六大功能區錯落有致,覆蓋全年齡段居民需求。
舞蹈愛好者李阿姨感慨:“以前只能在廣場跳舞,風吹日曬還怕擾民,現在有了專門的舞蹈房,幸福感直線上升!”不僅如此,社區還為舞蹈隊配備了專業的音響設備和燈光,讓居民們在舒適的環境中盡情享受舞蹈的樂趣。
細節賦能品質生活
活動中心的每個角落都彰顯著“以人為本”的巧思。走進舞蹈房,鋪設的防滑地膠不僅保護了居民的腳踝,還減少了滑倒的風險;整墻鏡面讓舞者們能夠更好地調整姿勢,而環繞音響則讓音樂更加立體。書畫室里,文房四寶一應俱全,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宣紙上,為藝術創作增添靈感。居民張先生表示:“在這里寫字畫畫,感覺整個人都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
健身室配備了從跑步到騎行的各類健身器材,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的健身需求。社區還定期邀請專業教練來指導居民如何正確使用器材,避免運動損傷。婦女兒童之家以暖色調設計搭配安全軟包,成為親子互動的溫馨港灣。圖書室則化身社區“精神糧倉”,吸引老少讀者靜享閱讀時光。
文化浸潤凝聚鄰里情
改造后的活動中心成了鄰里間交心、溫情流動的“精神驛站”。在乒乓球比賽中,居民們不分年齡,互相切磋技藝,賽場上充滿了歡聲笑語。親子手作課則吸引了眾多家庭參與,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起制作手工制品,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系。書畫聯展更是社區的一大亮點,居民們的作品不僅展示了個人才藝,還為社區增添了文化氛圍。
此外,社區還定期舉辦安全知識普及、健康講座、法律咨詢等活動,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需求。通過這些活動,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鄰里關系更加和諧。
編輯 夷亭軒
202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