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強調,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當前,蘇州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大力動員和組織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會事務治理,努力讓新就業群體感到溫暖和舒暢,從而愛上蘇州、融入蘇州。今天起,蘇州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新華日報社蘇州分社,共同推出“社會工作在一線城市友好看蘇州”全媒體報道欄目,致敬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凡價值的城市建設者、守護者與奔跑者,聚焦基層一線“城市友好”的故事,敬請關注。
大暑撞初伏,雙熱齊至。中午12點過后,氣溫飆升至33攝氏度,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文薈苑社區“薈”食堂內,迎來新一波用餐高峰,一群快遞員、外賣員正陸續趕來。
“嚯,涼快!”剛推門而入,快遞小哥王軍熟練地走到餐臺,拿起一片西瓜啃了兩口,托著餐盤開始自選午餐。一條魚、幾大塊紅燒肉、一些小炒黃牛肉和時令蔬菜……從豐富的菜品前走過,王軍的餐盤已經滿滿當當。
“17塊。”稱重完,店員默契地給“小哥”打了88折?!按蠖嗍鞘烀婵祝苋菀着袛唷!蔽乃C苑社區食堂店長、廚師朱奕陽介紹,“小哥”們忙完送餐,基本集中在中午12點半到1點半之間來用餐。為了讓大家吃得更好,除了免費的應季水果,食堂每頓會提供14到16道菜品,每天還會推出2道新品,供大家換換口味。
“總體比外面實惠!今天的小炒黃牛肉味道不錯,食堂冷氣也很足?!蓖踯娦Φ溃m然不是這里的住戶,但他工作所在的快遞站點就在社區食堂附近。每天早上6點到達站點、8點開始進小區配送,一般上午就可以送完100多單??焖俪酝晡顼垼踯娮绞程么髲d旁的休息區開始了短暫的午休。
“心安之地,來即是家”,指著食堂墻上的標語,斜塘街道文薈苑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寧寧語氣溫柔,我們希望“小哥”們能夠感受這份心意。她介紹,經過社區的仔細摸排,文薈苑社區管理4個小區,總人口約11600人,流動人口將近9000人,快遞、外賣需求大,社區外圍就有130多名新就業群體人士,其中有43名居住在社區內。
怎么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去年年底,社區打造了嵌入式“家門口的海棠花”幸福鄰里黨群服務陣地,建設了街道首家社區食堂,開業即面向新就業群體推出菜品88折的優惠。
“大家都親切地稱這里為‘小哥食堂’?!崩顚帉幗榻B,食堂引入第三方企業運營,折扣優惠的成本由社區和蘇州拿博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分擔,最近拿博兔還搞了幾場“蘇超”夜宵活動,不少附近的“小哥”都來了。
“老激動了,進了球,大家一起站起來鼓掌。”和4名快遞員同事圍坐一桌的李小文,吸溜著面條,咧著嘴開心地分享著上周在這里免費吃夜宵、看“蘇超”的趣事。家住文薈苑社區三區的他,不僅中飯晚飯在“小哥食堂”“包圓”了,還經常參加社區組織的各種活動。李小文說,干快遞這行很辛苦,但他不怕吃苦,他也感受到他們這個群體正在被看見、被關注?!吧仙现馨桑覀兒芏嗫爝f小哥都收到了社區的清涼禮包,大家都被惦記著?!崩钚∥男Φ溃麄冞@個群體最希望收獲的是大家的理解,“有問題,直接打我們‘小哥’電話!”
中午1點半,“小哥”們陸續用餐結束。當記者要離開時,朱奕陽指著食堂大廳旁聚集的孩子,神秘地向記者透露,下午兩點這里還有一場制作提拉米蘇的活動,社區特別邀請了五星級酒店的西點師傅,和食堂工作人員一起教孩子們制作提拉米蘇,其中不少是新就業群體的孩子。
等時間一到,十七八個孩子早已圍著桌子坐好。上三年級的小男孩靖茗鑠照著師傅的教學,把拇指餅干沾濕,一點點掰開放在面前的塑料杯里,耐心地等待著師傅給餅干擠上調好的奶油。“自己做著玩很有意思?!本杠p咯咯笑道,他的爸爸做快遞工作,平時很忙,自己和姐姐經常在食堂吃午飯、在社區大廳玩,社區暑期活動很多,他爸媽也會幫他們報名參加。
下午3點左右,室外溫度已經達到35攝氏度。透過窗戶,不時有外賣員、快遞員騎車路過。活動室內,孩子們高興地舉著自己制作的提拉米蘇、扮著鬼臉,一起拍下今天的大合影。
作者 柳玉琳
《新華日報》2025年7月25日SZ03版